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人才资源是社会活动的核心,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关键。引进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企业人才的成长之路,不可或缺地经历引进、培育、成长、成熟的过程,并通过这样的过程,加速人才和企业的融合,促进人才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1.加快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
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人才新政,完善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引进、流动、评价、激励等机制,不惜代价、不拘一格招才引才。大力实施国家和省“千人计划”及国家和省“万人计划”,建设好“千人计划”创业园,创建“海归村落”积极吸引海外人才来集聚区创新创业。鼓励支持衢商回归创办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引导和鼓励京沪杭等高校衢州籍博硕士回乡创业,举办国内知名院校校长衢州行活动。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建设期结束,规上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博士后(博士)工作站全覆盖,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逐年增加。对引才育才成果显著的运营主体,授予“浙西撷英奖”,并按照《衢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每引进或培育一名高层次人才给与不同的现金奖励。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借脑引智模式,鼓励企业通过全球众包、远程办公等模式链接国内外专家、智库。搭建“衢州人才驿站”,灵活运用项目合作、对口培训、双向挂职、人才租赁、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一批领军、特殊人才和紧缺人才。
依托衢州“千人计划”创业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引进具有较大创新潜力、掌握或突破核心技术、有效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人才或者相应高水平海外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启动海外工作站建设工程,在全球华侨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与地区建立若干海外工作站,通过各类海外同乡联谊会,引导海外衢州人围绕综合体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力争到2021年引进30个符合衢州产业政策、科技含量较高、产业化能力较强的项目,20名以上“千人计划”人才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10个以上掌握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能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端创业创新团队,创办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推广红五环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红五环集团和衢州学院、衢州中专等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典型经验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红五环”模式突破了以往学生自选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不足的瓶颈,创新从订单人才到工程师到工程硕士的三个培育阶段,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优选项,实现了校企生“三赢”。深入实施“金蓝领”培育计划,切实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培养,建设一支具有精湛技艺的“衢州工匠”队伍。立足地方本科高校和中高职学校,协同国内外知名院校,采取多种途径合作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吸引高校、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高层次科研人员到高新区创业,鼓励高层次创业团队带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入驻综合体。支持大学研究院吸纳研究生在衢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企业吸纳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大学生来高新区企业见习、实习和就业。
推行系列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在综合体设立专门的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打造集政策、金融、信息、人才等资源为一体的人才服务联盟。推行“绿卡”制度,健全人才荣誉制度,健全党管人才机制。建设人才公寓和蓝领公寓,帮助高层次、高技能科技人才解决住房、子女入学、安家落户等后顾之忧。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4.建立飞地人才链接体系
综合体建设所需高端人才,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汇聚人才资源,建立面向全球的人才资源协同链接体系,为创新综合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北京中关村产业协作园。主要为加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合作,重点对接承接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等产业转移项目,加快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优质人才的培育、引进。
(2)深圳创新园。重点对接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外一线金融机构,加快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金融等产业人才的培育、引进。
(3)杭州科创产业园。重点嫁接杭衢两地优质资源,借助与余杭区较为紧密的合作对接关系,建立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人才的对接。
(4)美国-衢州创新中心。选址在美国硅谷主要借助海内外高端智力打造衢州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产业,积极推进项目对接和承接。